找到相关内容2221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一朝明白而顿舍初心,乃需要长期修练,磨光洗垢,才能入佛智海,心如止水,一片明镜,证无我之境。既了知无我,又有何嗔呢?   (八)勿贪世间文字诗词,而碍正法。勿悭贪、嫉妒、我慢,鄙负习气,而自毁伤。(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一本不该被冷落的著作——关于弘一法师和《韩握》三题

    是以“酬答诗”形式出现的,但并未停留于客面应酬或风流自尝,而同样回响着感时愤世的激越心声,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。人浙江一师担任音乐教职后,他写的古诗词看起来似乎不多,但他为教学需要所写的大量歌词,...的框框,合乎自己观点则“是”之,不合于自己观点则“非”之,甚至为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需要,也有曲解和改动前人资料之处。故由此得出的结论有着明显的破绽。  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看看。如作者在“反证”部分...

    徐正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2992389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中)

    连圣人都是如此! 佛陀!都有人想害、耶稣!被人钉于十字架、孔子!周游列国而不得志。 生:这样我懂了!但是钱呢? 师:人若是需要,藉助“外在”的东西,才会有安全感。此人本身...什么方法教育子女? 2、子女不听教诲又该如何? 3、您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吗? 成功的学习-进修之道 学习并非一时需要,而是毕生大事。人要成长必须透过进修,方能达 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192391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上)

    技巧   不论是表达、沟通、说服、推销、演讲、传道或是教育,皆需要有良   好的说话技巧。   生:说话包括那些范围?   师:三大部分-其顺序如下:“问话”、“听话”、“答话”,这些连贯起来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292392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

    二十一者至病人家宿应得暮杖;二十二者欲远送过去者应得暮杖;二十三者远请行宿应得暮杖;二十四者远迎来者应得暮杖;二十五者常当自近不得指人若画地作字。”这些事项多为与人交往时需要注意的礼节,很值得研究伦理道德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6059249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三)

    中的色阴,十二入中的色处,为十八界中之眼识的对象。如果只说四大,那就不需要再与阴、界、入分别,因为四大就是一阴(色阴)、一入(色处)、一界(眼识对象)的一少部分。至於四大所生的色阴,为其他十一入、十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6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一)

    其中广为分别地说,就像声闻阿毗昙中广为分别地说根本十结一样。   来问中又说:「既然连四大都没有了,法身之形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?」其实,您既然知道法身生理无穷,应众生的需要而现形,那就下应该有疑问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7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因为十住菩萨遍学三乘,以至余垢转消的时间拖延至千生,也不好解释,因为十住菩萨道力所控制的毕竟有限,即生理有限,拖不到千生之久。由此推论,可知十住菩萨千生之理,不同於须陀洹七生,不是由於需要消除余垢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
  •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一个大师

    引文均见《沙门不礼王者论》)   为了使佛教适合中国的需要,慧远不顾佛教的实际,竟说“忠孝之义,表于经文”(《答桓太尉书》,见《弘明集》卷一二),为了强调僧侣出家“变俗”、“隐居”的合理,也用佛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893221.html
  • 论说一切有部“实有”思想对慧远之影响

    》 )强调精神需要依赖形体。西汉司马迁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说:“凡人所生者神也,所托者形也。神大用则竭,形大劳则敝,形神离则死。”说的也是形神相互依赖、须臾不可分离的重要性。东汉桓谭《新论》中说:“精神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093349.html